【特殊互动】糖果新次元:玩心觉醒!设计可以“咬”的快乐超能力

  行业资讯     |      2025-08-22 20:45

  【行业痛点破局新视角】在功能性糖果市场以17.3%年增速狂奔的赛道上(Global Market Insights数据),传统甜味刺激已难撬动Z世代心智。当健康焦虑与体验经济双重夹击,我们观察到:62%的00后消费者愿为情绪价值支付40%以上溢价(尼尔森2023报告),这揭示了糖果品类进化的新法则——创造超越味觉的复合型感官资产。

【特殊互动】糖果新次元:玩心觉醒!设计可以“咬”的快乐超能力(图1)

  在本场互动,主办方通过FBIF全媒体平台向粉丝征集创意,并联合金丝猴、金多多、旺旺等研发中心探讨天马行空背后的可行性。共同解构:当糖果从快消品进化为“情绪调节剂+社交介质+科技载体”的三位一体新物种,如何重构4000亿全球糖果市场的游戏规则?

  内容来源:2025年5月8日,FBIF2025零食与烘焙创新分论坛特殊互动“糖果新次元:玩心觉醒!设计可以‘咬’的快乐超能力”。由沙利文大中华区合伙人及董事总经理张葛建主持,金丝猴食品研发总监楚朝阳、旺旺集团糖果事业部兼生产运营中心总经理陆健、金多多食品集团联合创始人兼生产研发中心总经理马红帆,共同参与。

【特殊互动】糖果新次元:玩心觉醒!设计可以“咬”的快乐超能力(图2)

  从左至右依次为沙利文大中华区合伙人及董事总经理张葛建、金丝猴食品研发总监楚朝阳、旺旺集团糖果事业部兼生产运营中心总经理陆健、金多多食品集团联合创始人兼生产研发中心总经理马红帆

  张葛建:我个人非常期待接下来的这一环节。今天上午的演讲和小组讨论内容都非常有深度,也充满真知灼见。但从趣味性来说,我尤其期待下午这场论坛。在正式开始之前,虽然我对在座几位嘉宾以及三大品牌都非常熟悉,但对于现场观众来说,可能还不够了解。因此,我想请三位嘉宾先做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同时也欢迎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各自的品牌。我们先从金丝猴开始。

  楚朝阳:大家好,我是楚朝阳,来自金丝猴食品。我从事糖果行业已有二十多年,虽然糖果在食品行业中属于一个相对小的品类,但我看到今天现场依然有这么多朋友参与,我感到非常欣慰。这说明“甜蜜的行业”依旧充满吸引力。谢谢!

  陆健:大家好,我叫陆健,来自旺旺集团。目前我负责集团的糖果事业部(BU),同时也兼管整个集团的生产运营。我在旺旺工作已有25年,职业生涯从产品开发起步,到后来负责集团的整体运营。去年公司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成立了新的事业部,我也因此回到糖果业务板块,专注推动该品类的发展。今天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围绕糖果话题展开交流,希望能分享一些我们在不同岗位角色下的体会和经验。谢谢!

  马红帆:主持人好,各位嘉宾好,我是马红帆。2004年,受创始人马恩多先生的邀请,我们四位联合创始人共同创办了金多多公司。我们从创业之初就聚焦出海市场——第一年主要做出口贸易,主要面向非洲、中东、美国等地;第二年我们决定进军更高端的欧美市场,也因此成立了自有工厂,以更好地掌控产品品质、交付周期与成本结构。

  联合创始人一致认为我对品质控制更有优势,于是我不断学习食品安全、投身制造管理,一步步建立起我们自己的生产体系。到今天,我们已经走过了20年,目前金多多旗下拥有三家工厂、生产中心的员工超过一千人。

  我们的品牌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向:一个是专注创意糖果的阿麦斯;另一个是聚焦营养功能糖,特别是以活性益生菌软糖为代表的贝欧宝。今天非常期待与在座各位共同探讨行业趋势,分享经验,也欢迎大家多多交流。谢谢!

  张葛建:今天非常荣幸能与三位重量级嘉宾共同探讨糖果行业的未来。几位嘉宾不仅是家喻户晓品牌的掌舵者,也是在一线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人物。在我们揭晓今天的创意糖果之前,想先请几位分享一下对当前市场变化的观察。近年来,“健康焦虑”与“体检经济Kaiyun官网 登录入口”成为消费者关注的关键词。在这样的背景下,Z世代和00后作为新一代消费主力,他们对糖果产品的需求是否发生了明显变化?有哪些新的趋势值得我们关注?下面请几位谈谈各自的观察和理解。

  楚朝阳:我来“抛砖引玉”一下。作为长期深耕糖果巧克力行业的从业者,坦率地说,现在的市场确实越来越难做。尤其是在国家大力推广“三减三健”的健康理念下,“减糖”被放在了首位,而我们这个行业无疑是首当其冲。

  年轻一代尤其Z世代,他们是所谓的“数字原住民”,对健康理念的接受程度远远高于我们那个年代。他们每天接触大量信息,在这样的环境下,健康意识变得非常强。比如“体重管理年”的宣传,这些信息他们不仅知道,而且真的会在消费行为中体现出来。

  我自己有两个孩子,一个是Z世代,一个是α世代,从他们的生活习惯中我深刻感受到,现在的年轻人对健康的要求远超以往。他们不再是盲目地接受,而是有明确判断标准——比如不愿摄入添加糖、追求天然成分等。这就意味着,我们产品中使用的糖分,特别是“添加糖”,成为了被重点规避的对象,而不是像水果中的天然糖那样可以被接受。

【特殊互动】糖果新次元:玩心觉醒!设计可以“咬”的快乐超能力(图3)

  除了健康诉求,他们也有很强的个性表达需求。他们更强调“我觉得”而不是“你觉得”,非常注重自我认同。这种对“情绪价值”的强调,影响了他们选择糖果的方式——不仅仅是口味或价格,社交属性、娱乐感也成为重要考量。比如,他们讲究“圈层”、“搭子”,讲究吃东西是否好玩、是否能在社交场景中引发共鸣。所以糖果不仅要好吃,还要有话题、有趣味,有时甚至要有“出片”能力,才能打动他们。

  从我们行业来看,这无疑对产品研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减少添加糖,更要在健康基础上满足他们对个性、情绪和社交的多维度需求。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种新的机会。

  陆健:既然是论坛,我想表达一些不太一样的观点。刚才大家谈到行业面临挑战,但我认为这不仅是挑战,更是一个新的机会。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可以具体看一下“软糖”这个细分类目。实际上,从疫情以来,软糖的整体市场是在增长的,甚至在疫情期间也实现了逆势上涨。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正是因为它承载了明显的情绪价值。

  首先,糖果本身就代表着“快乐”。吃糖是一种本能的愉悦行为,在情绪低落时尤其能够起到舒缓和慰藉的作用。第二,软糖特有的“咀嚼感”也带来了额外的解压效果。很多人在咀嚼软糖的过程中,会感到心理上的放松,这其实正是我们说的情绪价值在产品层面的体现。

  而Z世代的出现,为这个品类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他们希望与众不同,希望糖果除了带来快乐之外,还能具备功能属性,比如天然成分、健康养生、维生素补充,甚至睡眠辅助等。这也正是软糖这个载体的优势所在——它本身就是一个可以叠加功能的理想平台。

  例如,过去我们所熟知的明胶软糖,其实就是最早的胶原蛋白形式。它自带一定的健康属性。而在当下的大健康趋势下,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保留糖果的愉悦感和社交属性,同时控制糖的负担和热量摄入。换句话说,软糖不仅是一个零食,更是一个情绪调节器、社交道具和功能承载体。它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做出灵活调整。我们不可能用一种产品满足所有人,但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推出满足某一类人群——比如Z世代——个性化、情绪化、多功能化的产品方案。

【特殊互动】糖果新次元:玩心觉醒!设计可以“咬”的快乐超能力(图4)

  举个例子,我们在过去几年做了很多围绕节日的创新,比如万圣节主题软糖,这其实就是将“送糖果”变成了一种社交行为。而在日本,旺旺也有“酸酸大作战棒棒薯条形软糖”,不同口味的棒棒在“打架”,也增加了糖果的社交属性。

  对于旺旺来说,除了软糖,还有奶糖,它天然带有“喜庆”属性。有个广告“家有喜事,吃旺仔牛奶糖”就是将品牌与庆祝场景连接起来的一种方式。在传统场景中植入糖果,在情绪节点中占据消费者的记忆,这种方式对Z世代同样适用。所以,面对新的消费群体,我们要做的是思考如何通过糖果这个载体,持续提供情绪价值、增强社交互动、延展功能属性。在这个过程中,既是产品的升级,也是品牌与消费者建立更深层次关系的机会。

  马红帆:我已经从事软糖行业超过20年了,金多多自创立以来也一直专注于软糖的研发和生产。我对这个品类越来越有信心。虽然当前的环境下,“糖”常常被贴上“不健康”的标签,但我认为这是一个误解,尤其是在中文语境中,“糖果”“白砂糖”“糖尿病”都含有“糖”字,容易让人产生关联。但在英文语境中,这三个概念是完全不同的。糖尿病并非由单纯“吃糖”导致,肥胖也不只是因为摄入糖分——问题的根本在于整体饮食结构失衡,而不是糖果本身。今天早上我听了白象的分享,他提到大家其实是吃得不好,导致我们身体不健康。因此,从根本逻辑来看,我对糖果仍然充满信心。

  再来看Z世代——这是一个拥有2.6亿人口的群体。他们在数字时代中长大,熟悉电脑、手机、互联网,对信息极度敏感且自主。他们不会轻易接受铺天盖地的广告灌输,而是有自己独立的判断。

  就像我女儿,她就是Z世代,我昨天还特意问了她:“你对糖果的需求是什么?”她告诉我,她“躺平了”,但躺得也要有尊严——她希望消费的糖果不一定是非常大牌,但还是需要有尊严的糖果,需要有新意的糖果。可能这个糖果是需要有内涵,需要有它的品质,还要赋予它某种人格,它需要有OC(Original Character,原创人设)。

  Z世代还有一点,他们比较自我,也喜欢新奇和跨界。还就一点突出的,他们喜欢国潮,并不是一味去接受以往这些大的品牌,他们比较能接受新奇的国潮、汉方。像我们去年推出的一款秋梨膏的产品在故宫售卖,非常受年轻人的喜欢,在线上多个平台都有非常健康的评论。

  目前来讲,Z世代给了金多多一个窗口、一个机会,我们可以有很多更新奇的玩法,我们不去尾随,我们要做不同的东西,去发现机会,寻找属于自己的创新路径。我觉得这是目前糖果行业一个特别好的节点,尤其是面对Z世代消费群体。

  张葛建:刚才三位的分享都非常有意思,让我深刻感受到Z世代,包括α世代这些年轻消费者的需求真的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这对于我们在产品研发过程中,确实提出了很多新的课题,也意味着我们需要用全新的方式去回应他们的期待。接下来我想请各位进一步探讨一个进阶的问题:既然消费者有了新的需求,那我们就必须找到新的方法去满足他们。那么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传统的糖果是否还能打动年轻人?此外,在产品设计层面,我们该如何通过糖果去承载更多的情绪价值、社交价值?这些都值得深入思考,也非常希望三位嘉宾能结合各自的案例和实际研发经验,为我们带来更多启发与分享。

  楚朝阳:以奶糖为例。奶糖曾经是旺旺、金丝猴等很多品牌的重要品类,一度非常受欢迎。但如今这个品类也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市场挑战,包括生产线调整、产能压缩等。从消费心理看,过去人们吃奶糖,是希望从中补充营养,特别是补充乳蛋白。然而现在乳品行业整体也面临“哀鸿遍野”的局面,消费者早已不再依赖奶糖来满足营养需求。

  不过,这是否意味着奶糖就没有机会了?其实并不是。一些品牌仍然在这个传统品类中挖掘出了新生命。例如上海的大白兔,作为老字号品牌,它在近年来推出了近二十种不同口味的奶糖,还开发了礼盒装、旅游纪念品等新的场景应用,并借助国潮设计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可以说,它是传统品类焕新的一种典型路径。这也告诉我们:传统糖果虽然“传统”,但它并没有“过时”,也绝非“无路可走”。只要我们肯花精力去打磨品质、创新设计、理解消费者心理,它依然可以焕发“第二春”。无论是通过情怀打动,还是通过情绪连接,传统糖果都仍然有空间。关键是我们能否用更好的方式重新定义“传统”,并赋予它新的价值感与存在感。

  陆健:旺旺的品类很多,消费者经常会说“我从小吃到大”,其中一些大单品知名度很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掩盖了我们其他品类的创新。作为集团负责运营与生产的负责人,目前集团超过4000个SKU,其中一半来自海外,一半在国内,每年会新增或更新约300多个SKU。单就糖果板块而言,每年我们大约会推出30~40个SKU,包括全新产品、现有产品的迭代或重组。我们在糖果创新上其实也做了不少尝试,下面分享几个例子:

  旺旺有一个核心IP“旺仔”,我们基于这个IP开发了“旺宝贝”奶糖系列,将IP形象与产品融合,强化品牌印象。这款产品在去年年底广州的快闪活动中引发了大量关注,也在社交媒体上获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

【特殊互动】糖果新次元:玩心觉醒!设计可以“咬”的快乐超能力(图5)

  今年3月份旺旺还推出了一个新的剥皮糖系列。这个细分市场的容量接近10亿元,我们将“地域水果”概念融入产品,比如阳山水蜜桃、巨峰葡萄、智利车厘子等,通过真实果汁含量和剥皮体验,赋予产品更强的趣味性和健康属性,打造“吃糖补果汁”的差异化卖点。

  两三年前,旺旺推出了一款名为“超QQ”的碳酸饮料软糖,比传统QQ糖更有弹性,结合了可乐味、雪碧味等经典汽水口味,这款产品目前年销售额接近8000万元。消费者在吃糖的同时也获得了喝汽水的感官体验。

【特殊互动】糖果新次元:玩心觉醒!设计可以“咬”的快乐超能力(图6)

  我们还在日本推出了一款“大作战”概念的糖果——两个不同口味的酸软糖“对战”,看哪一根更受欢迎。这款产品在日本市场非常成功,一度跻身糖果销量前五,今年开始在国内销售,现在在全家、711、罗森及美宜佳在售。

【特殊互动】糖果新次元:玩心觉醒!设计可以“咬”的快乐超能力(图7)

  旺旺还尝试将杏仁豆腐风味和橙汁结合,把所谓甜点的概念放到糖果里来。当然这个里面还有很多的变化,回到前面的问题,让它变得有趣,同时也解决不同的需求。

  同样还有一类,可能接下来也会有的,把电解质跟软糖结合。在奶糖上,也会让它跟坚果、巧克力结合,这里面就会有很多可以去做的功能。

  另外一种功能性糖果,大概在十多年前就做了,当时属于“baby妈妈”这个品牌,我们就做了功能软糖。有时候太早也不见得是个好事情。但是现在回过来看这件事情,无论是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对于营养补充的需求是普遍存在的,我们也在尝试通过软糖这种更愉悦的形式来替代定片或胶囊。

  我认为创新上,根据前面讲的那些属性上可以做很多有趣的玩法,这也是我们已经在做和接下来要做的一些事情。

  马红帆:前几天我刚从土耳其回来,在当地的一家书店看到一套畅销书让我印象深刻。书名分别是:《当你被吸血鬼老板掌控时该怎么办?》《当你身边围绕着白痴时该怎么办?》《当你身边充满变态时该怎么办?》……我已经不记得第四本了。这些书名让我不禁反思,难道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国内也好、国外也罢,真的已经变得如此严峻了吗?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人与人之间充满了争吵:对至亲发火、与老板起冲突、与朋友翻脸、夫妻之间摩擦不断,连孩子与父母之间也在争执。而这种环境变化背后,其实暗藏着一个新的需求——“和解”的需求。

  有一本书叫《黑猩猩的政治》,是1975年荷兰的一个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出版的。他观测了荷兰阿纳姆动物园的一群黑猩猩的群体之间的政治,争夺男人,争夺女人的战争。争夺之后,黑猩猩作为灵长类,它最原始的、最快的需求是和解。这本书我推荐大家去看一下,因为黑猩猩是人类的近亲,而且是人类原始的状态,其实人类最原始的诉求就是和解。

  正是基于对这种“和解”诉求的理解,我们金多多团队打造了一款专为Z世代设计的产品——第三代音乐糖果(Musical Pop)。它在美国又叫“Taste Sounds”或者“Musical Pop”,可以说是兼具科技感、社交属性与情绪链接功能的创新糖果产品。

【特殊互动】糖果新次元:玩心觉醒!设计可以“咬”的快乐超能力(图8)

  第一代只能放歌曲,目前市面上有很多了,因为我们是开发者,有很多的尾随者,但他们还处在第一代的水平;第二代是能够蓝牙;第三代是能够录音。为什么这款糖果能够满足和解的需求?因为可以录音了。不便直接开口道歉或表达善意时,用户可以录制一段温暖的语音:一句歉意、几句鼓励,甚至是一句“谢谢”或“没关系”,通过音乐糖果传递出去,对方在吃糖果的过程中听到这些话,很有可能“一笑泯恩仇”。所以这款产品我们会把它做深做透,它是一款专为Z世代打造的,我认为既有科技感,有社交价值,可以链接用户间的情绪价值。

  张葛建:我刚刚听了三位嘉宾的分享,心里真的有种“早该早点跟你们学习”的感觉。金丝猴、旺旺、金多多不仅是糖果行业的佼佼者,更是许多细分品类的开创者,推动了行业不断往前发展。

  接下来这个问题,我个人也觉得非常有意思。我们在实际的产品研发过程中,经常会面对来自消费者一些非常“天马行空”的想象和需求。同时,在企业内部,研发团队也会不断提出一些创意想法。然而,我们都清楚:创意再好,也必须建立在食品安全、量产可行性这些基础上。那么问题来了,在创意与可落地之间,我们要如何寻找平衡?我特别想请三位嘉宾结合自身的实践,从比如技术难点、开发经验、企业内部流程的配合机制等方面,跟大家做一些经验分享。

  楚朝阳:坦率地说,不论是来自身边同事、朋友,还是“既要、还要、又要”的老板,都会提出许多天马行空的创意。但真正把想法变成现实,确实是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创意可以畅想,但如何落地执行、能否实现,是有其逻辑与现实制约的。

  首先,合规性与食品安全必须放在第一位。中国当前的食品法规和标准,已经达到较高的国际水平。无论多么新颖的创意,首先都必须满足国家标准和法规要求,这是我们进行产品开发的底线,也构成了第一重挑战。

  第二,技术实现的可行性也是一道门槛。作为一家制造型企业,我们最理想的状态是打造“超级大单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成本控制和供应链效率的最优化。但现实中,面对不断变化、个性化日趋显著的市场需求,我们必须提升自身的灵活应变能力。这对整个供应链系统提出了极高要求:设备能否模块化?产线是否具有柔性?生产是否具备快速调整的能力?现有设备是否支持定制化?这些都是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第三,创意是否真正满足消费者需求,也是一项关键挑战。我们所认为的“创新”是否与消费者的真实期待一致?是否能激发他们的购买欲?这并不总是同步的。因此我们要采用“小步快跑”的策略,通过持续试错、快速验证来缩短从创意到市场的路径。

  此外,还有一个难点值得强调:我们当前所依据的食品法规往往滞后于产品创新。这意味着在法规尚未更新的背景下,我们的研发工作必须在合规框架内探索突破口,同时还要面对质量控制、市场验证和内部协同的多重挑战。

  陆健:这其实是整个行业都面临的一个普遍课题。无论开发哪类食品,食品安全始终是底线。中国的食品法规采用“正面清单”制度,也就是说,只有法规明确允许添加的成分才可以使用,除此之外一律不得添加。这与部分国家“除非禁止、其他皆可”的思路不同,因此,在这个“框架”下,如何实现创新,是我们首先要面对的前提条件。

  我刚才介绍自己,我在研发、生产、运营三个位置都做过,每个角色对问题的思考方式都不同。但有一点是共通的:我们都希望能够做出真正满足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过去更多是企业“自上而下”制定产品思路,现在更多是从市场端、消费者端的反馈“反推”产品开发,这是一个明显的变化。

  从内部角色分工来看,产品经理希望产品越丰富越好、元素越多越好;研发团队则希望引入更多新原料、新技术;但从生产和质量的角度,他们更关注的是标准化、稳定性和可操作性,希望配方尽量不变。这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矛盾点。但我们所有部门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目标——满足消费者,满足市场需求。在这一点达成共识的前提下,不同职能之间就有可能实现有效的协同和共创。

  在做很多产品的时候,首先这点上大家达成一致以后,我们都会为了这个目标去实现,去做这件事情。那么各自部门有它的立场,怎么去做平衡?创新从来不是轻松的事。但只要存在真实的用户需求,我相信所有挑战都能找到解法,只是路径可能会更复杂。

  就糖果类创新而言,目前还没有出现真正颠覆式的技术突破。未来可能会有,比如生物合成的原料结合3D打印技术,这可能会带来结构性革命。但当下我们更多是在做“渐进式创新”,也就是在既有的产品形态上不断进行微调和优化。

  我将这种方式称为“渐进式创新”,它是在既有产品基本形态之上的持续迭代。这样的创新虽然不是颠覆性的,但却遵循一套清晰的基本规则,并在各个部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推进。研发、市场、生产等各个职能部门在目标上是统一的:交付一个满足市场需求的好产品。在产品推出市场之后,生产部门再进一步思考如何在现有基础上提升效率与效益。但要注意,衡量优化的对标不应是原有的旧标准。如果仍以原标准作为参照,就很难实现真正的创新。

  在竞争中,真正的领先源于产品的领先,而不是仅仅在效率或成本上的微调。产品领先带动的是全链路的相对领先,而非绝对的、孤立的优势。所以,在创新的推进中,哪怕只是比别人多做一点点改进,或在某些细节上做出减法调整,都可以称之为创新。这种渐进式的、由市场和用户需求驱动的变化,需要产品经理牵头、研发协同、供应链配合,形成一个联动的机制。唯有这种可落地、可持续的创新机制,企业才能真正实现生生不息的发展。

  马红帆: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我们做的是食品。总书记曾提出这“四个最严”要求(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食品企业必须始终把“健康”和“安全”作为基本底线,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公众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Z世代的创新,我想分享三点思考:

  第一,组织要有真正的洞察能力。我本人是学经济出身的,我认为,一个组织能否持续创新,取决于是否具备识别“真洞察”的能力。真正的创新来源于真正的需求和真正的用户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分析和验证,找到那些真正能够打动消费者的“真产品”。

  创意需要组织洞察找准方向,举个例子,很多年前我们有一款产品,用了最好的云南的重瓣玫瑰花,我们认为它是最好吃的糖果,我们把玫瑰花瓣加进去,用了最香的玫瑰花,在中国市场其实卖得还可以。我们就想把它推到北美、澳大利亚,殊不知在这些市场,玫瑰香味更多被联想到护手霜等日化用品。所以这款产品在海外市场其实是失败的,没人会去买一个护手霜的糖果来吃。

  第二,有了一个好的洞察之后,机制要能够容错,能够尽快的小批量实现,进行市场反馈,再尽快的迭代。我们需要有容错的机制,需要有短暂的决策链,才可以catch到瞬息万变的、蜻蜓点水般的需求。

  第三,要在品牌战略与品类机会之间做出权衡。Z世代拥有约2.6亿人口,这背后蕴藏着大量机会。我们可能有开发很多产品,在这个时候要权衡长期利益、短期利益之间的关系。例如有些决策短期可以取到很好的成果,但是可能对长期的品牌资产是有损害的,这个时候就需要企业做出取舍。在创新当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张葛建:接下来到了第三个环节,这可能是在座各位观众会比较感兴趣的一个环节。FBIF在媒体平台上让粉丝做了一些投稿,投稿之后也从其中选取了9个糖果。接下来我作为主持人,按照题卡的顺序,我会邀请几位嘉宾每一位选取三个糖果,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粉丝的想法,由嘉宾就这个创意的吸引跟可行性上做一些点评。首先邀请陆健总来挑。

  陆健:第一个叫养生糖,第二个叫地球糖,第三个是带汽水味的硬糖。首先我认为想法都非常棒,第二句话是都可实现,我觉得都有可行性。

【特殊互动】糖果新次元:玩心觉醒!设计可以“咬”的快乐超能力(图9)

  当然养生糖刚才马总也说了,秋梨膏就跟刚才那个想法是一样的,佛手柑本身就是对呼吸道是有帮助的。刚才讲的红枣、枸杞,它是自然而生。其实这两年饮料上出来比较多的就叫养生水,那么现在把养生水跟养生糖去结合,我觉得这个可行性是非常高的。

  软糖本身在2021年法规当中就可以作为保健品的载体,至于是不是保健品两说,但是讲的概念意思就是软糖它可以作为一个功能性的糖果载体,这个载体当中可以用天然的药食同源类的食材,来解决我在软糖或者糖果载体上的一些诉求。

  简单讲,养生类的食材跟软糖结合我觉得可实现性非常大,只是说能不能把糖做出来的味道能跟你的想法相结合。因为有些原料不见得能有很强烈的风味属性能够展现它,本质上药食同源的概念在软糖上我认为是非常好的,包括罗汉果。其实意思是一样,一个消炎,一个慢性咽炎,因为大部分人现在都有慢性咽炎。这是有可实现性的,这是第一个。

【特殊互动】糖果新次元:玩心觉醒!设计可以“咬”的快乐超能力(图10)

  第二个你问我可不可行,可行,因为我确实想过。比如用旺旺的奶糖作为载体,因为奶糖能注馅,也能作为外壳覆盖,第三种可以碾碎,撒碎。其实它解决了消费者讲的那几个诉求,第一个是清凉的诉求,比如类似于薄荷巧克力的清凉感,奶糖也可以做到用薄荷注入内心。也可以加入跳跳糖进去,感觉就出来了,大致是这个意思。那么至于风味的方向,你可以去天马行空一个非常具有想象力的,原来从来没有的味道。

【特殊互动】糖果新次元:玩心觉醒!设计可以“咬”的快乐超能力(图11)

  第三,它是不是硬糖的载体,或者是压片糖的载体还是什么都可行,因为它本质上就带来一种释放和愉悦。喝汽水就是能带来瞬间释放的感觉,其实它只是想把这个部分用一个载体来实现。我认为这三个想法都很棒,都可实现,也欢迎他们跟我们联系,我们可以共创,谢谢。

【特殊互动】糖果新次元:玩心觉醒!设计可以“咬”的快乐超能力(图12)

  我先说第一个珍珠奶茶。其实这个创意坦率地说很简单,实现起来很容易,我就不做过多介绍。

【特殊互动】糖果新次元:玩心觉醒!设计可以“咬”的快乐超能力(图13)

  第二个16型人格这个创意我觉得很好,现在应该是有国内同行已经在做了,但是他们开发的口味比较单一,形式比较简单,而目前这个创意坦率说确实很有创意,想法也很好。实现起来,我觉得最难的不在于创意本身,而在于我用什么风味来表现某一个人格,这个故事性也许比创新要更难讲一些,但是我觉得它确实很有故事性。

【特殊互动】糖果新次元:玩心觉醒!设计可以“咬”的快乐超能力(图14)

  第三个,其实现在市面上已经有很多酒心巧克力,酒心软糖确实不多。因为我是纯技术男,我想到的是如何实现的问题。因为这个要做,就要考虑我是纯酒来做夹心,还是用一些什么技术手段,因为两个比重不一样,生产上可能会容易漏芯,这个是要去考虑的。另外,软糖很多是以果味为主,因为软糖确实是酸甜可口来主导风味的。如何与酒的风味结合?是用烈酒,还是用洋酒,还是用国酒(中国白酒),还是水果风味的果酒,这个是可以再去做一些探讨。但总体而言,确实也是一个思路。

  马红帆:我觉得这三个创意都非常好,我感觉到年轻的气息,而且很多可能是跨界的。

【特殊互动】糖果新次元:玩心觉醒!设计可以“咬”的快乐超能力(图15)

  第一个产品,以前箭牌做过,这个很容易实现,甚至可以做成3个口味,像包衣一个口味,胶基一个口味,胶基里面再加入一些已经包埋的风味在里面。你在嚼口香糖的时候,可以实现二次风味或者三次风味的发出,让你感觉口腔有些变化,开车的时候会让你解乏。但是近些年来,口香糖在中国是有一点点下坡路。一个是被移动端占用了碎片化时间;另外,对环境是有一点不太友好。但是可以讲,这款糖是非常容易实现的,可以很好地实现。

【特殊互动】糖果新次元:玩心觉醒!设计可以“咬”的快乐超能力(图16)

  这是怪味糖果的创意应用。在广东有很多酱油厂,我吃过酱油冰激凌,味道很好。酱油冰激凌有非常浓郁的酱的香味,非常清新,非常大卖。我相信我们也是可以做出酱油糖。但这里要注意一点,酱油糖是大豆制品,在开发的时候要注意过敏原的控制。再补充一点,Jelly Belly以前有很多很奇怪的味道我们可以去尝试,有辣椒的味道、酱油糖的味道、甚至开发出一款鼻屎的味道。所以各种味道大家可以天马行空去想,可以去做,可以去尝试。

【特殊互动】糖果新次元:玩心觉醒!设计可以“咬”的快乐超能力(图17)

  最后是比较反差,这个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但是可能太多的冰沙不太好做,因为糖果是需要控制水分的,棉花糖是可以做到的,外面是脆的,里面是外棉花糖,硬的、软的,甚至再来个夹心,都可以做到,非常好的创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IG2-0横扫FPX,完成复仇!theshy兰博1V2杀2人,Care艾克效果不佳

  26 届考研专业课慌了?直系学长 1V1 带你避坑,现在报班还能抢最后名额!

  青春期儿子从“严重叛逆”变成“懂事上进”:父母掌握这个“万能黄金沟通公式”,孩子的改变让你惊喜

  六棱柱外观,华硕推出 ROG Strix GS-BE7200 无线路由器

  AMD Medusa Halo APU 曝料:最高 26 核+ 48 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