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3D打印领先企业TOP15出炉中国这4家公司上榜!

  行业资讯     |      2025-08-01 08:32

  2025年7月31日,据资源库了解,市场研究机构VoxelMatters发布的《2025年增材制造市场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3D打印市场总收入达123亿美元,其中硬件收入为55亿美元,服务43亿美元,材料24亿美元。随着3D打印技术不断融入各类制造场景,预计到2034年,全球市场规模将突破108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4.4%。

全球3D打印领先企业TOP15出炉中国这4家公司上榜!(图1)

  根据报告,现在梳理出了全球范围内15家领先企业,它们在技术、战略和商业模式方面引领着3D打印行业的发展。虽然市场日益多元,但多数企业仍以设备销售为主,并通过材料、软件和服务构建完整解决方案。值得一提的是,拓竹科技、铂力特、华曙高科和联泰科技4家中国企业入选,展现了我国在全球增材制造领域不断提升的技术实力与影响力。

  以下将按随机顺序介绍这15家代表性企业,帮助大家从不同角度深入了解当前全球3D打印产业的发展格局与技术路线D Systems:工业级3D打印先驱

  3D Systems成立于1986年,是全球最早涉足3D打印的企业之一,并推出了首台商用SLA打印机。尽管2024年营收下降至4.4亿美元,但公司仍按收入位列增材制造行业第二。

全球3D打印领先企业TOP15出炉中国这4家公司上榜!(图2)

  其技术涵盖SLA、材料喷射、DLP、粘合剂喷射、颗粒挤出和金属激光粉末床熔合(L-PBF),并通过多项并购不断丰富产品线D Systems也是重要的材料供应商,服务于医疗、牙科、航空航天和消费品等多个行业。

  拓竹成立于2020年,凭借X1打印机迅速在桌面级FFF市场走红,该产品在Kickstarter上线万美元,因其高速打印、自校准和多材料兼容功能广受好评。此后,公司陆续推出P1、X1C、A1、A1 Mini及H2D等新型号,逐步完善产品线。

全球3D打印领先企业TOP15出炉中国这4家公司上榜!(图3)

  拓竹正在构建完整生态系统,涵盖自研切片软件Bambu Studio、耗材及模型平台MakerWorld,同时开发生成式设计工具,降低建模门槛。该品牌现已在创客与专业市场中建立起强大影响力,并与创想三维和爱乐酷、Prusa等主流桌面级厂商展开竞争。

  铂力特是中国最大的金属增材制造设备厂商,专注于激光粉末床熔合(L-PBF)技术,已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广泛影响力。公司不仅生产设备,还提供金属粉末、工程支持与批量生产服务,覆盖航空航天、汽车、模具等多个行业,并积极拓展国际合作。

全球3D打印领先企业TOP15出炉中国这4家公司上榜!(图4)

  2024年,铂力特营业收入达13.26亿元,同比增长15.02%;截至目前,公司市值为164亿元,位列全球3D打印上市公司榜首。目前,公司在全球已服务约2800家客户,逐步形成覆盖设计、制造与材料的一体化金属3D打印解决方案。

  Carbon总部位于硅谷,凭借自研的数字光合成(DLS)技术重塑光聚合物3D打印工艺。该技术结合数字光投影与透氧膜,可快速制造各向同性、高强度部件,广泛应用于终端零件生产。公司由化学家Joseph DeSimone联合创立,其核心材料具备热固性树脂的耐久性和快速固化特性。

全球3D打印领先企业TOP15出炉中国这4家公司上榜!(图5)

  Carbon平台已被阿迪达斯、Riddell和Specialized等品牌用于中底、头盔和自行车坐垫等产品,并逐步拓展至橄榄球等防护装备领域。尽管行业竞争加剧,Carbon仍在高速DLP系统领域保持领先,专注提升产品性能与大规模应用能力。

全球3D打印领先企业TOP15出炉中国这4家公司上榜!(图6)

  公司提供激光粉末床熔化(L-PBF)、电子束熔化(EB-PBF)和金属粘合剂喷射等多种金属3D打印技术,广泛应用于GE自有航空制造体系。GE已用L-PBF技术生产数万个燃油喷嘴,并将150多个部件集成于涡轮结构中。其旗下材料公司AP\&C是航空级钛和高温合金粉末的主要供应商,支持其垂直整合战略。

  作为全球领先的数控设备制造商,DMG MORI 通过LASERTEC平台推动定向能量沉积(DED)与CNC减材加工一体化发展。公司早在2016年收购德国Realizer后切入金属LPBF市场,并于2017年推出LASERTEC 30 SLM系统。

全球3D打印领先企业TOP15出炉中国这4家公司上榜!(图7)

  目前,DMG MORI持续推进DED与LPBF技术发展,依托其全球CNC客户基础,加速推动金属增材制造在工业端的应用落地,正逐步成为全球最大工业金属AM系统供应商之一。

  总部位于德国的EOS是全球领先的聚合物与金属激光粉末床熔合(LPBF)设备制造商,自1994年推出欧洲首台SLS系统以来,全球累计安装超过5000台设备,广泛服务于航空、医疗与消费品领域。

全球3D打印领先企业TOP15出炉中国这4家公司上榜!(图8)

  其SLS平台广泛用于定制眼镜制造,金属DMLS系统被空客、MTU与Relativity Space等应用于原型与终端生产。公司通过ALM和AMCM两家子公司不断拓展材料配方及大幅面设备能力,巩固其技术领先地位。

  华曙高科是中国少数同时布局聚合物与金属激光粉末床熔融(LPBF)系统的企业,在大幅面金属3D打印领域占据技术高地。截至2025年中,公司已部署超150套“米级”金属打印设备,代表机型FS1521M支持32激光器,广泛应用于航空和高端制造。

全球3D打印领先企业TOP15出炉中国这4家公司上榜!(图9)

  2024年,华曙高科营业收入达4.9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6721万元。截至目前,公司市值为136亿元,位列全球3D打印上市公司排名第二。此外,公司在长沙新建14万平方米产业园,并持续推进平台开放与工艺优化,增强市场竞争力。

  Formlabs由MIT孵化创立,总部位于波士顿,是桌面级SLA打印的代表企业,累计销量超过13万台。其产品以高精度、便捷性著称,2024年推出新一代Form 4,并拓展SLS产品线,通过收购Micronics推动粉末床技术大众化。

全球3D打印领先企业TOP15出炉中国这4家公司上榜!(图10)

  Formlabs构建完整聚合物生态系统,包括打印机、材料、软件和后处理工具,广泛应用于牙科、珠宝和小批量制造,耗材销售构成其稳定的经常性收入来源。此外,Formlabs刚刚在深圳启用新办公室,表示将加速深耕中国市场。

  惠普自2016年以多射流熔融(MJF)技术进入3D打印领域,聚焦高通量聚合物工Kaiyun网站业制造。公司不断迭代产品,先后推出多代MJF系统,最新发布的5400与5600系列在自动化、粉末处理和后处理方面进一步优化,提升整体生产效率。

全球3D打印领先企业TOP15出炉中国这4家公司上榜!(图11)

  为推动MJF在终端制造中的应用,惠普还建立了“数字化制造网络”,联动全球认证服务商,开展规模化部件生产。目前,MJF在中国等制造基地得到广泛部署。惠普的金属平台MetalJet仍处于初期阶段,未来有望在航空与电子零部件制造中实现突破。

  联泰科技是中国领先的工业级SLA设备制造商,系统销量累计超过2万台,服务于航空航天、医疗和鞋业等多个行业。公司构建了涵盖硬件、软件和材料的完整生态,旗下服务平台Unionfab拥有800台工业3D打印设备,年产零件超200万个。

全球3D打印领先企业TOP15出炉中国这4家公司上榜!(图12)

  通过全流程数字化工厂和全球服务网络,联泰科技已成为国内外按需制造领域的重要力量,推动从原型到规模化生产的转型。此外,公司已布局金属3D打印领域,推出多款SLM设备如Muees310和Muees430,进一步拓展工业应用边界。

  总部位于比利时的Materialise专注于增材制造软件与服务,2024年总营收达2.668亿欧元,其中制造服务贡献约1.1亿美元。其Magics和Mimics软件广泛应用于打印前处理与医疗建模,具备深厚技术积累。

全球3D打印领先企业TOP15出炉中国这4家公司上榜!(图13)

  Materialise目前正积极布局快速增长的3D打印眼镜市场,推出面向大规模定制的完整解决方案,涵盖设计自动化、面部扫描集成与镜架生产的全流程打印工作流,推动个性化消费品制造走向规模化。

  Nano Dimension通过大规模收购构建聚合物、金属、陶瓷与电子打印平台,核心技术为AME(增材制造电子),主力系统DragonFly IV支持多材料电子元件制造。公司还提供合同制造服务,并开发兼容多平台的光固化树脂。

全球3D打印领先企业TOP15出炉中国这4家公司上榜!(图14)

  此前不久,刚刚收购了Desktop Metal、Markforged。目前,Nano Dimension仍聚焦小批量、高附加值应用,持续整合软件与材料生态,服务航天、医疗与国防等关键领域。

  尼康于2022年收购SLM Solutions,将其并入先进制造业务。该公司专注于多激光、大幅面金属LPBF系统,2024年营收达1.5亿欧元,全球装机超1000台。旗舰设备NXG XII 600配备12台激光器,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与高端制造。

全球3D打印领先企业TOP15出炉中国这4家公司上榜!(图15)

  公司在美日两地设立技术中心,推动本地化服务与应用开发,构建服务于航天国防的增材制造能力体系。

  Stratasys由FDM技术发明者创立,是全球聚合物3D打印领域的核心企业之一。2024年营收为5.725亿美元,受市场调整影响同比下降8.8%。公司技术涵盖FDM、PolyJet、SAF、SLA及高速DLP。

全球3D打印领先企业TOP15出炉中国这4家公司上榜!(图16)

  过收购科思创AM部门和Nexa3D相关资产,Stratasys进一步增强在高性能材料和高速打印领域的能力。公司持续推动开放材料策略,加快聚合物3D打印从原型向生产级应用的转型升级。

全球3D打印领先企业TOP15出炉中国这4家公司上榜!(图17)

  公司通过灵活的服务模式和定制化设备方案,深耕鞋类、牙科、汽车等垂直市场,逐步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虽然在本次榜单中金石三维未进入前15,但从其技术实力与市场表现来看,极有可能位列第16。

  最后,报告还指出,聚合物增材制造仍是市场主力,2024年收入达74亿美元,预计2034年将增长至460亿美元,年均增速20.1%。金属增材制造紧随其后,2024年收入为47亿美元,预计2034年接近600亿美元,年均增速29%。陶瓷增材制造虽然体量最小,但增速最快,2024年收入为1.66亿美元,预计2034年将突破25亿美元,年均增速高达31.2%,展现出强劲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