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城企业以创新耗材拓展造物新边界

  行业资讯     |      2025-07-31 19:10

  

婺城企业以创新耗材拓展造物新边界

  位于婺城经济开发区临江工业区的金华造物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高性能环保型3D打印复合材料的创新型企业,公司配备50余条专业生产线平方米的现代化生产基地,可年产各类3D打印耗材3000余吨。

  造物新材料主要生产线D打印耗材,多年来,公司一直保持高水平的研发投入,汇聚了一支由资深3D打印专家领衔的技术专业团队,能依据客户的差异化诉求量身定制,拥有1项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产品远销海内外。

  在造物新材料的产品展示间里,3D打印的各类潮玩手办与手工艺品格外吸睛。它们造型各异、色彩万千,却均源于同一款3D打印耗材——聚乳酸(PLA)耗材。“这是我们公司的主打产品,已开发出哑光、星空、彩虹、丝绸、夜光等近20个系列,能适配99%的FDM 3D打印机,在3D打印农场中应用广泛。”造物新材料总经理徐杰介绍。

  Kaiyun网站

  所谓3D打印农场,是指集中运营大量3D打印机实现规模化生产的企业。这种模式已成为当下年轻人创新创业的新赛道,3D打印潮玩手办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动漫手办行业热度攀升,而3D打印技术的兴起,让手办制作流程发生了颠覆性改变。

  “采用PLA耗材打印的潮玩手办色彩丰富、成型美观。像手办里的铰链结构,传统加工工序复杂、周期漫长,3D打印却能一体成型,用时仅需7-8个小时。”徐杰说,3D打印简化了传统手办制作的诸多工序,为手办生产开辟了新路径。用于手办打印的PLA耗材,自2023年兴起后便呈现指数式增长模式,市场占比持续扩大。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造物新材料提前布局该赛道,目前PLA耗材占公司销售额的80%以上,近两年产值增速超60%,今年仅该系列的产值就有望突破亿元。

  PLA耗材能迅速赢得市场青睐并非偶然。这是一种可回收的天然热塑性聚酯,原料来自玉米淀粉、甘蔗等可再生资源,在特定条件下可实现生物降解,能直接接触人体和食品,是绿色制造企业的首选产品。在此基础上,造物新材料进一步创新,开发出变色、彩虹、渐变等丰富的色彩变化,全方位满足个性化需求,成为市场爆款单品。

  贴合个性化需求,是推动3D打印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时下,TPU弹性体正在欧洲市场悄然兴起,造物新材料又以前瞻性眼光瞄准新市场,展示间里摆放着用该耗材打印的鞋子。“在欧洲,已经有奢侈品牌与厂家联名,采用TPU弹性体打印鞋子。”徐杰透露,TPU弹性体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够摆脱“千篇一律”,它可以依据足部数据进行定制,并加入矫正功能,达到康复治具的效果,这是传统工艺难以企及的优势,相信未来大有可为。

  好的耗材,能为3D打印解锁更广阔的应用空间。作为全球专业的3D打印耗材供应商,造物新材料专注于前沿研发、精益生产以及OEM/ODM定制服务,精准对接广大3D打印爱好者与企业客户的多元需求。目前,公司已构建起涵盖70余种材质、近4000款单品的产品矩阵,应用场景也从家庭打印、潮玩手办、文创产品等日常领域,逐步延伸至教育、工业、医疗等更专业的领域。

  “工业领域会是3D打印未来的重要市场。”徐杰举例道,以铸造行业为例,传统开模周期通常需要15至20天,而采用3D打印技术开模仅需2到3天。像风道、转接口这类结构复杂的铝合金零件,传统工艺需将多个零部件分别制造后再组装,流程繁琐。“3D打印开模能实现一体成型,不仅制作周期大幅缩短,开模成本也从原来的几万元降至百元以内。”

  碳纤维强化材料是用于高强度轻量化零件开发的主要材料之一。造物新材料自主研发了PACF、PC-CF、PPA-CF、PPS-CF等多款碳纤维强化材料,不仅满足了不同行业的差异化需求,也使得碳纤维强化材料的无模成型、快速成型、小批量个性化定制成为可能。

  “比如这款PPA-CF材料,能承受220℃高温,用它打印的零件刚性强、抗冲击和拉伸性能优异。”徐杰介绍,目前,碳纤维强化材料能直接应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子设备等领域的核心生产环节——小到一些精密部件,都能通过它快速打印。这不仅能灵活应对生产中的临时需求,还能缩短交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成为供应链中重要的补充。

  除了工业场景,在教学领域,3D打印教具让教学更为便捷,学生动手体验更加顺畅;在珠宝设计行业,3D打印蜡模可以直接用于铸造,效率大幅提升……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3D打印耗材的应用边界仍在持续拓展。“未来,3D打印还能链接机器人、AI等各行各业,实现更深层次的协同创新。”徐杰表示,优质的耗材是连接创意与现实的桥梁,它能让3D打印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也正是造物新材料始终坚守的理念。

  在造物新材料,多彩的潮玩、精密的工业件、未来感的定制鞋,都在诉说一个核心:“耗材”正成为颠覆制造、点燃创新的“魔法棒”。他们将“材料科学”精准转化为市场需求,这源于对赛道的精准洞察与研发定力。在3D打印蓝海中,耗材不只是“墨水”,更是决定打印边界和价值的“基因”。当环保理念与极致性能融合,并解锁教育、医疗、航天等多元场景,其价值远超材料本身。造物的故事,是“小材料撬动大产业”的生动诠释。在“婺城制造”向“婺城智造”跃迁中,正是无数这样聚焦创新、深耕技术的企业,以扎实的积累悄然重塑着行业未来。那些色彩各异的耗材丝线,正编织着充满无限可能的智造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