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曙SLS 3D打印技术赋能仿生机器人创新

  行业资讯     |      2025-07-24 14:41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止2024年底,中国持证残疾人总数为8591.4万,占总人口比重6.34%,其中肢体残疾约有2472万人,约占29%,是残疾人中最大的群体。

  随着国家科技助残政策的不断深入发展,已有越来越多的助残黑科技产品问世,智能假肢也是其中之一。作为肢体残疾人士行动的“得力伙伴”,智能假肢正帮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回归“正常生活”。

  2024年,全球瞩目的CYBATHLON 2024第三届全球辅助技术奥运会在瑞士苏黎世圆满落幕。礼翼仿生团队携手东南大学研发的上肢义肢,凭借卓越性能再度问鼎冠军。

华曙SLS 3D打印技术赋能仿生机器人创新(图1)

  该产品由wenext稳诺(深圳未来工场)采用华曙高科SLS解决方案生产,将传统机加工需数周的仿生手关节原型在24小时内完成生产,72小时内直接用于功能性测试,有效缩短研发周期,大幅降低研发成本。这不仅是人类与仿生科技融合的里程碑,更是华曙高科SLS技术赋能高端制造的又一力证。

华曙SLS 3D打印技术赋能仿生机器人创新(图2)

华曙SLS 3D打印技术赋能仿生机器人创新(图3)

  礼翼仿生在半机械人领域耕耘多年,专注与仿生假肢研发,成立以来始终秉持“让肢体残缺人群装得起、用的上”的初心,致力于研发实用、适用、好用、耐用的仿生产品。

  经过多年投入研究,礼翼仿生研发的仿生手通过优化连接方式和连接结构,实现自适应抓取,并持续改进材料和结构,让仿生手耐用且易维护,给用户带来极低的“使用成本”。

华曙SLS 3D打印技术赋能仿生机器人创新(图4)

  目前礼翼仿生已推出了一系列革命性sEMG神经义肢,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并以极小重量、极低能耗和极高实用性让适配者更加安心、便捷。

  在面临定制化与轻量化需求及应对仿生结构的复杂设计等一系列挑战时,礼翼仿生与wenext稳诺采用华曙高科SLS解决方案,通过“快速选代设计-模块化结构-柔性生产落地”的闭环,持续推动仿生机器人技术在工业和医疗场景的应用突破。

华曙SLS 3D打印技术赋能仿生机器人创新(图5)

  礼翼仿生通过wenext稳诺将传统机加工需数周的仿生手关节原型在24小时内完成生产,72小时内直接用于功能Kaiyun网站性测试,有效缩短研发周期,并免去复杂的成本高昂的模具开发和注塑、机加工等流程,有效解决小批量试产的经济性难题。

  与此同时,采用华曙高科SLS技术打印的仿生手,可根据用户需求实现个性化定制,不仅能自适应抓取,还能提升耐用性和易维护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深圳未来工场成立于2015年,是以3D打印、CNC、钣金、模具为核心的多工艺一站式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其配备近20台华曙高科SLS设备构建的尼龙加工中心,已发展成为国内标杆性产业化加工服务平台。截至目前,未来工场服务客户约20万家,年生产零部件超3,000万件。卓越的成绩背后一方面验证了市场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也验证了未来工场在提升传统制造业效率中创造的巨大价值。

华曙SLS 3D打印技术赋能仿生机器人创新(图6)

  未来,华曙高科将持续深耕增材制造技术的创新,携手未来工场等产业化伙伴,在仿生医疗、工业机器人等更多领域拓展应用边界,让3D打印技术真正成为“赛博进化”的引擎,为人类生活带来更轻、更好、更耐用的科技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