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再起!这些激光大厂集体涌入3D打印赛道

  行业资讯     |      2025-07-02 16:53

  

硝烟再起!这些激光大厂集体涌入3D打印赛道

  2025年6月18日,大族激光旗下公司——大族聚维3D增材智能制造工厂在大族激光全球生产基地盛大揭幕。大族激光称:“这是激光智造的未来增长极,必将大有可为!”。

  这家由激光设备起家的行业龙头,正将触角伸向3D打印这一曾被视为“颠覆性技术”的领域。

  无独有偶。近期,华工科技、公大激光、思创激光等多家激光巨头近年来集体涌入3D打印领域,以数亿级投资、技术整合和产业并购掀起跨界浪潮。

  此外,深圳公大激光与赣州政府签署金属3D打印共享中心协议、华工科技联手立铠精密豪掷2亿成立合资公司、思创激光斩获数亿融资猛攻大尺寸金属打印……

  一个清晰的信号已然释放:手握核心光源技术的传统激光巨头,强势闯入曾经由专业玩家主导的3D打印腹地。

  据介绍,3D打印,也称增材制造,历经40余年的探索与锤炼,其应用范围已由最初的模型和原型制造,逐步深入到产品快速制造阶段,并正在向产业化、规模化大步迈进。

  市场数据显示,近年来,3D打印市场正以20%年复合增速狂飙,2025年全球规模预计突破1100亿元,2030年更将飙升至5000亿元量级。

  这些激光巨头们将积淀数十年的激光技术引擎,装配到3D打印这台新战车上,制造业的基因重组已然开始。

  这场由资本与技术双重驱动的战略转移,正在重塑3D打印产业版图,也必将重新定义未来制造的形态。

  事实上,早在2010年,大族激光便开始布局3D打印技术,经过十余年的技术沉淀,已形成从核心部件到整机设备的全产业链能力。

  2022年4月12日,大族激光全资子公司——深圳市大族聚维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其经营范围涵盖 3D 打印服务、3D 打印基础材料销售、智能控制系统集成、工业机器人销售、物联网设备制造等领域,全面布局 3D 打印产业链。

  2025 年6月18日,大族聚维 3D 增材智能制造工厂在大族激光全球生产基地盛大揭幕:“深圳市大族聚维科技有限公司”崭新牌匾正式亮相,大族聚维-3D增材智能制造工厂正式启航,这也标志着大族聚维在 3D 打印领域的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也展现出这家激光龙头企业正式将3D打印提升至战略重要地位。

  大族激光有关负责人表示,激光3D打印增材制造是激光智造领域未来的重要增长点,也是公司战略布局的重要板块,市场前景广阔,必将大有可为。

  据悉,大族聚维的“杀手锏”在于自主研发的SLM(选择性激光熔化)金属3D打印设备。该设备支持多激光协同扫描,打印效率较传统设备提升50%以上,同时兼容钛合金、铝合金等10余种高难度金属材料,在航空航天、医疗植入物等高端制造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例如,其设备已为某国际航空巨头批量生产发动机叶片支架,将传统机加工周期从60天缩短至7天。

  与大族激光的“单兵突进”不同,华工科技选择了一条“合纵连横”的扩张路径。

  被誉为“中国激光第一股”的华工科技发布了成立3D打印子公司的公告。公告对外表示:为进一步提升在3D增材SLM制造领域技术创新能力,强化市场核心竞争力,拓展增材制造在3C消费、汽车电子、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华工科技全资子公司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拟与立铠精密科技(盐城)有限公司合资成立苏州立华科技有限公司并签署《投资协议》。

  近日,华工科技全资子公司华工激光与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龙头立铠精密成立合资公司,首期投资2亿元直指3D打印在3C电子领域的应用突破。对于此次合资的背景,华工科技方面表示,全球制造业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3D增材SLM制造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典型代表,逐渐成为推动行业变革的关键力量。

  华工科技方面表示,未来双方将充分整合优势资源,Kaiyun网站通过关键市场资源与前沿核心技术互补,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打造智能化3D车间和数字化载体,为客户提供“设计—制造—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赋能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促进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制造方向发展,推动相关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2025年6月18日,华工科技智能制造华东总部基地的竣工投产仪式上,苏州立华智维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正式签约。这家新公司的成立,正是华工科技布局增材制造的关键落子。

  2025年5月,公大激光与江西赣州签约的金属3D打印共享中心项目。这家以高功率绿光激光器见长的企业,选择从金属3D打印的“深水区”——高反材料加工切入赛道。

  2025年5月19日,深圳公大激光有限公司与江西赣州市章贡区人民政府正式签署《金属智能制造3D打印共享中心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并与章贡区属国有企业赣州市科智投资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创新投公司达成联营合作。

  该联营合作从系统谋划到创造性落地,凝聚了集团全体智慧,落地后将显著提升赣州乃至周边区域高端金属加工服务的技术水平、促进章贡区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据介绍,公大激光专注高功率短波长绿光光纤激光器研发,聚焦铜基、贵金属、硅基等材料的激光加工,是全球唯一一家围绕核心高功率绿光光源技术,提供针对不同行业的激光高端制造解决方案的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通过本次项目合作,公大激光将整合技术资源与产业优势,强化3D增材制造技术在多个行业的深度应用,推进主业延伸战略。合作双方将以此次合作为起点,秉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原则,充分发挥各自领域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为章贡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如果说其他激光巨头是“技术驱动型”选手,那么思创激光则是“资本+市场”双轮驱动的典型。

  2025年3月,思创激光宣布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向激光焊接、3D增材制造、安防装备等领域的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布局。

  据了解,Kaiyun网站思创激光对于3D增材制造行业的未来市场前景充满信心,认为目前市场对3D打印激光光源年需求量在2万-5万台之间,且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增长。思创激光计划全力推动金属3D打印技术在工业产品上的大尺寸、大幅面应用。

  对于增材制造行业的未来市场前景,思创激光充满信心,目前市场对3D打印激光光源年需求量在2万-5万台之间,且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增长。特别是金属3D打印,这个行业还在以指数级的体量扩展。

  随着打印设备可以实现多激光集成和大幅面打印,金属3D打印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才刚刚起步。增材制造技术高效率、低成本、大批量和可复制性的优势正在逐步显现。

  思创激光计划全力推动金属3D打印技术在工业产品上的大尺寸、大幅面应用,让这项高科技真正在工业应用领域落地生根。

  融资后,思创激光启动“雷霆计划”,目标直指工业大尺寸3D打印市场。其最新研发的“多光束阵列打印头”,支持单台设备同时搭载8组激光器,打印幅面扩展至1.5米×1.5米,可满足风电叶片、船舶螺旋桨等超大尺寸零件的一体化成型需求。

  此外,苏州天弘激光股份有限公司也于2024年宣布计划投资7000万元,正式进军3D打印市场。

  天弘激光将在苏州设立全资子公司——苏州蔺沐增材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人民币。同时,天弘激光还将全额出资在西安成立孙公司——蔺沐(西安)增材制造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人民币。两家公司均主营增材制造及相关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

  据了解,天弘激光近年来大力布局增材制造市场,成功研发出五大系列选择性熔融沉积激光金属成型设备,采用多头自由组合、恒功率密度变光斑、智能梯度铺粉等技术,大幅提升了3D打印的效率和精度。资料显示,2023年12月,天弘激光与苏州大学联合研发的项目入选国家工信部“2023年度增材制造典型应用场景名单”。

  一方面,它们凭借技术同源性和工业场景理解力,快速突破传统3D打印企业的技术封锁;另一方面,其强大的资本实力和产业链整合能力,让“设备+材料+服务”的生态化竞争成为新常态。

  但挑战同样不容忽视。传统3D打印企业如铂力特、EOS等已构建起深厚的知识产权壁垒,激光企业需在专利交叉授权、技术标准制定等方面付出更多努力。

  此外,3D打印“离散制造”的特性与激光企业擅长的“规模化生产”逻辑存在天然冲突,如何平衡定制化需求与成本效率,将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激光巨头与3D打印企业的技术融合加速,制造业的“数字孪生”时代正加速到来。当激光束在金属粉末上勾勒出复杂结构时,一场关于未来工厂形态的革命,已悄然拉开帷幕。

  热忱欢迎参加我们在2025年9月23-25日举办的第三届深圳eVTOL展和激光在低空经济中的应用大会(9月24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